多数易制毒化学品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程度的合法用途,违规生产、运输、销售、出口易制毒化学品等行为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构成制毒物品犯罪,如果...
我国法律文化中有“亲亲相隐”的传统。对于近亲属实施的包庇、窝藏类犯罪甚至近亲属之间实施的盗窃、诈骗等犯罪,司法上也多有从宽处理的做法。最高司法机关...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行为犯,《刑法》第349条没有设定入罪条件,《立案追诉标准(三)》和2016年《毒品犯罪解释》也都没有对该罪规定入罪条件。 ...
在2016年制定《毒品犯罪解释》之前,相关司法解释和指导文件 已经规定了当时管制的33种制毒物品的定罪量刑数量标准。其中,2000年 《毒品案件解释》规定了醋...
毒品原植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品原植物泛指一切可以用来提炼毒品的植物,而狭义的毒品原植物仅指被国家明确管制的品种,如罂粟、大麻、古柯等。通常所说毒品原植...
2011年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对醉酒后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入刑追责(俗称“醉驾入刑”)。与此同时,有人 提出,吸毒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如何区分制毒物品犯罪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办理涉麻黄草刑事案件要注意哪些问题?
什么是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对非法买卖、走私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案件如何处理?
对多层转卖制毒物品的,是否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如何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
对司法解释和指导文件没有规定定罪量刑数量标准的制毒物品,如何处理?
认定制毒物品犯罪的“情节特别严重”
认定制毒物品犯罪的“情节严重”
司法解释对涉易制毒化学品案件的出罪情形的特殊规定?
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制毒物品犯罪。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首次就制毒物品犯罪作出规定。该决定把制毒物品界定为“醋酸酐、乙醚、三氯甲...
制毒物品,也称易制毒化学品,是指《刑法》第350条第1款规定的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具体品种范围按照国家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
盗窃、抢夺、抢劫毒品的,如何定性?
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毒品违法犯罪的,如何定性?
单位实施毒品犯罪的有哪些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