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死刑复核程序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的核准程序、高级人民法院对死刑缓期执行案件的核准程序以及高级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后不上诉、不抗诉案件的复核程序,此处只...
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是刑事司法中的常见情形。2010年《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33条详细规定了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具体规则,《刑诉法解释》第140条在此基础上作出规定,...
对于死刑案件是否有特殊的证明标准,《刑诉法》没有直接作出规定。如果有罪证据达不到确实、充分的要求,则不能认定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自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诉法》第55条,包括毒品犯罪在内的所有刑事案件都适用同一个证明标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具体包括3个条件: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
毒品犯罪隐蔽性强,很多案件是行为人多次实施犯罪以后才被发现,极少数案件可能完全没有查获毒品实物,更多的案件则是多起犯罪事实中的部分事实没有查获毒品...
人毒分离也称人“货”分离,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与毒品处于空间上相对分离状态,需要证明查获的毒品是行为人所有或者由其实际控制的情形。这种情形在司法...
非法证据,是指采用违反法定程序并且侵犯宪法权利或者重要诉讼权利的方式取得的证据。也就是说,非法证据是采取严重违法方式获取的证据,故明显不同于瑕疵证...
证据收集程序的违法程度有轻重之别,大体可分为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非法证据是指采取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其法...
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话监听等技术侦查措施逐步成为打 毒品犯罪的重要手段。1996年修正的《刑诉法》并未规定技术侦查措施,实践中通过技术侦查...
按照我国采取的禁毒模式,吸毒本身不构成犯罪,而是作为违法行为处理。同时, 一些情节或危害较轻的涉毒违法行为因罪量不够而不作为犯罪处理,如非法持有少量毒品,引诱...
吸毒检测程序规定 (2009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10号发布,根据2016年12月16日公安部令第141号 《公安部关于修改<吸毒检测程序...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规定》的通知 公通字〔2014〕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修改后《...
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都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出现的证据类型,电子数据更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兴起后才出现的新型证据,2012年修正的《刑诉法》将电子数据增列为法...
辨认笔录是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证人等相关人员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对与犯罪有关的人员、场所、物品、文件等进行辨别、确认而形成的笔录,属于法定证据种类。辨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即通常所说的口供,是认定犯罪事实的直接证据,在被告人自愿认罪的情况下,其所作如实供述对定案十分重要。毒品犯罪案件的很多犯罪...
侦破经过,也称破案经过、到案经过、抓获经过,是侦查人员出具的证明案件线索来源、侦破过程、犯罪嫌疑人归案经过、犯罪后认罪态度等情况的证据材料。侦破经...
2012年修正的《刑诉法》规定警察(包括侦查人员)在必要的时候出庭作证,这是我国刑事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促进执法办案规范化、提高刑事案件的办理质最。出庭作...
毒品犯罪案件中的证人大致有3类:第一类是毒品犯罪的线索提供人、检举揭发人,其中包括特情;第二类是涉案吸毒人员,多为不构成犯罪的毒品购买者;第三类是其他知情人,如...
见证人在场见证证据收集情况是我国《刑诉法》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保证收集证据程序的客观性、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刑诉法》 第133、139、142条等规定,...
毒品是毒品犯罪案件中最重要的物证,故证据收集要以毒品为中心展开。同时,其他一些物证、书证对认定犯罪事实也很重要,如制贩毒工具、毒资毒赃、银行卡、手机、手机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