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的鉴定直接涉及毒品种类、性质和含量(或纯度)认定,是影响定罪量刑的重要问题。毒品的含量鉴定经历了一个不断规范化的过程。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制定的《关于禁毒...
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不承认查获的毒品为其所有、不认可称量或者鉴定结果的情况屡有发生,为此,很有必要让犯罪嫌疑人当场对查获的毒品进行辨认或者指认,并见证称量...
关于印发《办理毒品犯罪案件毒品提取、扣押、称量、取样和送检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公禁毒(2016)5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
毒品是毒品犯罪案件中的核心物证。《刑诉法》和公检法三机关分别制定的适用《刑诉法》的文件中关于收集、固定物证的规定,都适用于毒品犯罪案件。但毒品的提取、扣押等程序...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基础,没有证据就无法认定案件事实。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有一定特殊性,主要是因为毒品犯罪的隐蔽性较强,犯罪人员的反侦查意识整体上也较强,客观上造成...
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也是《刑法》第347条规 定的应当判处1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量刑情节。对这个情节如何认定,原 有司法解释和指导文件没有...
毒品犯罪案件中被告人同时具有从重处罚情节和从宽处罚情节的情形很常见,如被告人既是累犯或者毒品再犯,又有坦白情节或者重大立功表 现。对这种量刑情节冲突的情形如何...
如何认定毒品再犯,其与累犯有何区别?
这个问题主要是从审判工作的角度来分析的。毒品犯罪案件中被告 人到案后,从侦查、审查起诉到一审、二审、死刑复核程序甚至服刑期间, 均可能通过检举揭发他人犯罪等方...
立功是重要的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必须查证属实后才能认定。但有 的案件中只有办案机关出具的简单说明,称被告人到案后有协助抓捕其他犯 罪嫌疑人等立功表现,没有具体材...
《2008年毒品纪要》《职务犯罪自首立功意见》《宽严 相济意见》《自首立功意见》等指导文件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规定。《2023年毒 品纪要》以《2008...
《自首立功解释》第7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 罪行为,或者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重 大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
毒品犯罪案件中,被告人亲友为使被告人获得从宽处理,积极寻 找破案线索或协助公安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并不少见。对这种情 况是否认定为立功,若干年前曾...
间接“立功”是相对于常态(直接)立功而言的,可以从多个角度 进行理解,在这里是指行为人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或者协助抓获其他犯罪分子 后,因该人到案后的供述或者协助...
这个问题涉及认定立功的时间条件,实践中争议较大。《刑法》第 68条没有明确规定该问题,但1998年《自首立功解释》第5条规定,犯罪 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
《刑法》第68条列举了2种立功情形:揭发他人犯罪,提供侦破其 他案件的重要线索,《自首立功解释》第5条在此基础上增加规定了3种立功 情形:阻止他人犯罪,协助...
这种情形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行为人到案后,揭发其上家或者“老 板”的贩毒行为,但后者拒不认罪,公安机关也未从后者的住处查获毒品,案件陷入“瓶颈”,此时行为人提...
毒品犯罪侦破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毒并获,对于已经完成的毒 品犯罪,常因无法抓现行而难以侦破。对多次实施的毒品犯罪,往往都是最 后一起人毒并获,再倒查出行为人...
毒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对上家或下家的情况未必都很熟悉,有的只 知道绰号和电话号码,通过中间人购买的,甚至连电话号码也不知道。有的即便同上下家较为熟悉,但受认知、...
毒品交易具有明显的链条特征,很多案件中同一宗毒品会经过多层 转卖,形成多层上下家关系。行为人到案后交代上家或者下家的身份和涉嫌 犯罪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很常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