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76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4月11日起施行)法释【2...
梁某某是北京某医院超声科医生,她利用工作便利,以自己失眠为由,委托其他同事开出大剂量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氯硝西泮片、地西泮片等管制类精神药品。从2021年...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体系,毒品案件的主要罪名及最高法定刑如下:走私毒品罪、贩卖毒品罪、运输毒品罪、制造毒品罪均可判处死刑;非法持有毒品罪可判处无期徒刑;包庇毒品犯...
(检例第179号)【关键词】二审抗诉 贩卖毒品罪 被告人不认罪 排除合理怀疑 直接改判【要旨】对于人民法院以存在“合理怀疑”为由宣告被告人无罪的案件,人...
毒品犯罪隐蔽性强, 一旦毒品流失,收集、固定证据则较为困难, 故人毒并获成为毒品犯罪案件的一个突出特点。实践中毒品被查获有多种情形,如全部被查获,大部分被查获,...
立功作为毒品犯罪案件中最重要的法定从宽处罚情节,对死刑适用有较大影响。很多犯罪分子到案后常常想方设法争取立功表现,以图获得从宽处理。《2008年毒品纪要》提出,...
累犯、毒品再犯是法定从重处罚情节,在很多案件中会对死刑适用产生影响。最高人民法院2010年印发的《宽严相济意见》第11条专门规定:“要依法从严惩处累犯和毒品再犯...
从毒品的性质和种类方面控制死刑适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角度。 司法实践中也是这样把握的。总体上,某种毒品对人体的危害越大、滥用情况越严重、制贩案件越多,判处死刑...
关联犯罪人,包括毒品犯罪案件中的共同犯罪人(如合 伙贩毒者、居间介绍者、运输毒品的雇主、制造毒品的出资者等),也包括 毒品犯罪案件中的上家或者下家。“未到案”主...
对毒品犯罪的上下家如何准确适用死刑,以及能否同时判处上下家死刑,是实践中的重要问题。《2008年毒品纪要》没有规定该问题,《2015年 毒品纪要》明确了毒 品...
有意见认为,毒品犯罪性质很严 重,在毒品共同犯罪的死刑适用上也要体现政策的严厉性,各共同犯罪人的 毒品数量分别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适用数量标准的,一般就...
贩卖毒品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毒品犯罪类型,目前仍有不少具体法律适用问题存在争议,亟待研究。本文分析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问题,包括:违规出售含被管制麻精药品复方制剂...
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法律问题,为保证死刑适用的公正、慎重,最高人民法院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司法工作中对毒品犯罪采取的量刑标准是“毒品数量+ 其他情节”,死刑适用也是如此。其中,毒品数量可以直接体现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基础性量刑情节,不...
由于我国的毒品犯罪形势较为严峻等多种原因,目前对毒品犯罪仍保持着一定数量的死刑适用。但刑法理论普遍认为,毒品犯罪属于无被害人犯罪、非暴力犯罪,不是最严重的犯罪类...
最高人民法院2008年印发的《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大连会议纪要》)和2015年印发的《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8年前,6月中旬的一个中午,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张正波收到了一条短信。“海关的人来了。”发短信的人是他参股的武汉凯门化学有限公司(下称“武汉凯门”)...
吸毒者贩卖毒品有很多情形,其中一些在认定贩毒数量上并没有争 议,如吸毒者购买到毒品后在出售过程中被全部查获,或者虽未开始出售但吸毒者供认准备全部出售。容易引发争...
随着昆明会议纪要的实施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印发的大连会议纪要和武汉会议纪要将不再适用,现就昆明会议纪要相较于大连会议纪要和武汉会议纪要新增、修改以及删减部分...
“蹭吸”是常见于吸毒群体之间的一种现象,通常是指在他人吸毒时免费吸食少量毒品而无须支付对价的情形。代购“蹭吸”是“蹭吸”的一种,是指代购者将所购毒...